創建于1977年的韓進海運旗下共擁有132艘集裝箱船和散裝貨輪,航線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七。韓進海運突然宣布破產,令全球海運業感到措手不及。但是從公司的財務狀況來看,已經是負債累累、難以為繼。昨天韓國最大航企韓進海運向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接管。韓進海運是全球第七大航企,它的破產不僅在韓國引發巨大影響,還震動了全球海運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海運需求低迷,運價下滑。當時韓進海運在缺乏中長期規劃的情況下,為短期利益加入了運價出血競爭,導致公司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過度依賴貸款。為了確保流動性,韓進海運又在2009年后先后出售優良資產,導致了目前公司無資產可賣的情況。再加上海運業的長期不景氣和居高不下的船租,韓進海運徹底被壓垮。 韓進海運從2013年起開始連續虧損,韓國金融監督院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負債規模超過了6萬億韓元,約折合人民幣353億,負債率超過1000%。盡管韓進海運提交了
債務重組計劃,但是債權人認為母公司韓進集團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項計劃,決定停止對公司提供資金支持。韓進海運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絕非一朝一夕。目前韓國大多數意見認為,韓進海運回生的可能性極小,無法避免進入清算程序的命運。若這一預測成為現實,韓國海運業將因為銷售額暴跌、轉運貨物減少、運價上漲等因素而蒙受約折合人民幣1000億元的損失。
韓國的貿易業也將受到
韓進海運的破產是目前全球海運業寒冬的一個真實寫照。全球各大海運公司試圖通過并購和結構調整來克服目前的不景氣,但是分析認為,由于對海運的需求持續低迷,海運業將無法掌握運價的決定權。比如三星電子就有將近一半的貨物通過韓進海運運輸,包括三星在內的出口企業貨主們預計一年內將多負擔約人民幣26億元的運輸費。由于韓進海運在全球海運市場中占據了相當的規模,預計它的破產也將對市場格局造成一定的影響。
破產的航企引發了巨大的影響,給貿易帶來震動,它宣布破產是我們始料不及的,但是在生活中,這樣的始料未及的事卻經常有發生。
28歲的小張是一家公司的財務經理,2012年9月,因為公司財務資金周轉不開,所以與公司董事會商量之后,小張找到一家民間借貸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貸款200萬,并且簽下正規合同約定好利息和還款時間。
2014年小張所在的公司因為經營不利倒閉了,禍不單行民間借貸也到了還款時間。但是借貸公司找上小周所在公司的時候,發現公司已經賣出去,無奈之下他們便找上小張,讓他還錢。小周在此前公司倒閉的時候因為還有一些債務要清算,同時也怕這200萬的債務壓在自己身上,他便賣掉了自己的房子選擇租房子住。
本以為賣掉房子借貸公司就找不到自己了,沒想到他們依舊找到了小周,并且幾次上門收賬。孑然一身的小周每次都只能說:這筆錢是公司借的,不是我借的,你要去找公司要,我只是個代辦人。而借貸公司面對這樣的小周也是無奈至極。
而借貸公司的無奈之處應該是有限公司破產,以注冊資金為債務賠償底線,即注冊資金額是多少,按照注冊資金額賠付債務。比如你們的注冊資金額是10萬元,欠債30萬元,那么你們承擔賠付債務10萬元。在清償10萬元債務之后,不會涉及個人資產。